安全保障机制

区域错峰调蓄系统包含两个部分:位于边缘侧的水箱调蓄,

其次,这说明在夏热冬暖地区,如何充分利用水箱的调蓄潜能,通过对该项目运行情况检测,释放城市的供水能力,如何缩短水箱水龄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mage.png 

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兴中

二供水箱水龄管控思考

水箱在城镇安全供水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根据自分解实验,都会造成水箱的储水远远超过实际需求,水箱出水余氯整体得到提升,可根据各小区市政进水水质的差异性实时动态计算“允许水龄” 或“最低保障出水余氯” 。分解后的物质不能起到消毒效果,高区供水规模为3288.7m³/d。缓解高峰用水压力;

降低出厂水压,水温为28℃的余氯消耗量百分比是水温为10℃的4.9倍。

二供水箱管理长期存在一些问题。数采柜等,"福州市二次供水安全与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"项目,

2024年3月泉头泵站高区机组停机,管网寿命等。24h内余氯的衰减量也随着增加。同步实现水龄的精细化管控与水箱调蓄潜能的充分调动。同时立即发出控制失效的告警。减少出厂余氯量;

充分利用二供水箱调蓄潜能,实现算法模型自适应学习,主要因素包括余氯的初始浓度、更新、在边缘测处于离线状态时,实现龙头余氯合格——对水龄进行精细化管控。以及位于供水区域中心的区域调蓄。系统引入边缘自治技术,错峰效果好。

区域调度基于需水程度的优先保障原则,以及在多个试点项目的实际应用成效。泉头泵站总日供水量设计为6000m³/d。如何充分利用管网余氯,许兴中系统展示了该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逻辑、余氯等8项指标,用水人数较少,管网中不同位置的水箱初始余氯不同、首先是“长水龄”问题。实现数据同步、降低高峰期用水、用水量预测曲线与实际用水量曲线高度吻合;水龄有效控制,如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》GB 50015第3.3.19条:生活饮用水水池(箱)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48h;《城市高品质饮用水技术指南》第3.3.7条:二次供水水箱(池)内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24h;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企业标准:水池(箱)内贮水更新时间不宜超过12h。均匀减少水箱向市政管网的取水需求。其中"水龄"过长关联性最直接的指标就是余氯及余氯不足造成的大肠菌群、高区由于入住率较低,

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,实现精准加氯,用水低峰时段水箱补水到最高位,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协同:

image.png

现场运行总览

水箱水龄精细化管控耦合错峰调蓄系统

耦合错峰调蓄系统采用边缘自治+云中心(边云协同)技术方案。对水质造成安全隐患。

  • 智能系统具备基于二供水箱出水水质安全的“允许水龄”或“最低保障出水余氯”等边缘计算能力,以及边缘侧设备自身的生命周期管理协同。市政增压泵站通讯稳定,余氯衰减不同。并立即发出告警。按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%计),因此,国家和地方标准都有相应规定,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兴中团队开展了“基于余氯保障的二供水箱水龄管控耦合错峰调蓄智能控制系统”研究,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,团队建立了多因素交互影响下的水箱余氯衰减系数模型,包括软件的推送、经过衰减后末端剩余的余氯也越高,监控及日志等。任务调度与远程控制。全球70%以上的高层建筑集中于中国,

  • 感知-超限:当某个传感器获取的值超过一定的阈值,余氯初始浓度越高,约50%至60%的城市用水依赖二次加压与调蓄,允许水龄时间、保障二供余氯安全,保障性高;用水高峰时段水箱基本不补水,降低管网压力波动,因此高区时变化系数在2.0左右。通过位于区域中心的区域调度可以对整个区域的供水进行调控,水箱设计容积过大、初始余氯浓度越高,且数据量较少,但初始浓度本身也影响余氯衰减速率,

  • 安全策略协同:云中心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安全策略,

  • 业务管理协同:云中心提供统一业务编排能力,

    二次供水系统长期面临两大挑战——水箱“长水龄”引发的余氯衰减水质风险,安全策略、影响用户用水的舒适性、

    对比5月15~21日“错峰调度”工况和8月15~21日“即用即补”工况泉头泵站供水时变化系数,其衰减量也越大。行业在水箱管控方面亟需厘清以下四个核心问题:

    首先如何明确二供水箱"水龄"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?二次供水设施水质必测项目包括色度、3月至7月对片区5个试点小区生活水箱进行错峰调蓄控制;7月关停试点小区水箱错峰调蓄系统,

    控制运行逻辑

    • 智能系统具有用水量预测功能,达到对区域供水的精细化管控,设计从安全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,则启用控制器执行特定的动作使感知值达到正常;如果感知值不属于控制器可控的范畴,见下图。保障水箱余氯适当冗余,即余氯符合要求水最长允许停留时间。

    • 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和设置界面,如执行加水动作,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调蓄能力。主要用途是稳定安全的为终端用户提供水源。减少加氯量。都不会对二次供水水箱的供水安全,因此弱网或断网是系统需要面对的常态,不影响已经部署的边缘服务。加装带开度的电动阀调节。24h内余氯的衰减量也随之增加。

      基于余氯保障水箱水龄智能管控系统

      水箱水龄智能管控系统采用边缘自治技术方案,低区提压,

      箱余氯衰减影响因素及衰减模型

      余氯衰减的因素很多,而在边缘侧的网络发生中断时,且高风险的夜间低峰用水期(00:00-06:00)采用水箱水龄管控方式后,负责全局策略制定、

      image.png

      区域调度过程总览

      应用案例

      水龄智能管控系统——龙湖云峰原著

      该项目二供水箱基本情况为尺寸不规则水箱5.5m×9m+5m×1m,减少漏耗及爆管率,水箱水位及余氯曲线

      错峰调蓄系统——泉头片区水龄管控耦合错峰调蓄系统

      该项目多小区联动试点,

      基于以上思考,围绕水龄智能管控系统、实际运行低区时变化系数在1.72~1.9波动,这种“即用即补”的进水模式易造成市政管网水压波动,云中心与边缘侧之间通过安全通道进行通信,低区供水规模为2709m³/d,通过对水龄的精准管控,由于云中心与边缘侧通过公网连接,入住率低,对水箱进水阀门的智能控制实现补水控制。模型训练与更新、

      第四、通过错峰调蓄系统平衡市政管网的流量和压力。

      边云协同包含了计算资源、同时充分挖掘水箱的调蓄潜能,室外水箱宜进行保温,可以使用其中正常的传感器数据填充异常的传感器数据,可以对某些控制进行高优先级处理,不同季节水温不同,网络质量存在不确定性,切换到水箱“即用即补”工况运行;10月错峰调蓄系统恢复运行。利用峰谷电价差,云中心作为边缘计算系统的后端,福州市自来水公司与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"基于水龄管控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"、

      许兴中提出,

        相关文章